從去年12月首座交通安全勸導站面世,到今年12月10日建成15座交通安全勸導站,僅一年時間,常州創新社會治理有了初步成效:以天寧區鄭陸鎮為例,232省道鄭陸段道路交通死亡人事故同比下降66.7%。這種用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的交通安全勸導站已入圍常州市政法委評選的2020創新社會治理10個重點項目之一,也是唯一由企業共同參與的項目。
“老鄉,開電動車一定要戴頭盔哦……”近日,在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勸導站,記者看到,人保財險常州市分公司的安全勸導員配合現場交警,正在對一位沒戴頭盔的電動車主進行勸導。通過交通安全勸導站這種群策群力的“軟執法”,將交通安全文明之風吹向鄉村。像這樣的勸導站,常州已建成15座。
隨著農村機動車逐漸增多,交通安全綜合管理難度增大,亟需通過創新社會治理機制,提升農村地區交通綜合治理水平。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常州公安交警部門聯合常州人保推出“常州方案”——建設交通安全勸導站,將農村地區交通治理關口前移,從源頭預防,推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和保險保障水平“雙提升”。
2019年12月,首座勸導站在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漳湟村建成。時隔一年,今年12月17日,記者在該勸導站看到,站內電視、外部大屏、宣傳欄里都在宣傳道路交通安全知識。1小時內,僅有1名電動車主因未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被勸導。“有了勸導站,我們交通安全勸導工作開展得更方便了,宣傳也更廣泛了。最欣慰的是,村民的出行安全意識提升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好習慣。”正在執勤的交通安全勸導員吳葉倩說。
據介紹,首座勸導站剛建成時有2名交警和2名交通安全勸導員共同值勤,而現在只需2人輪崗即可,勸導人次也顯著下降。人保財險常州市分公司農險部史曉英說,勸導員主要有“看、查、勸、宣、糾、報、疏”的勤務要求,除了交通安全宣傳、安全勸導外,還有排查轄區機動車和駕駛人員基本信息、巡查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配合交警進行交通事故快處等工作。
據了解,一年來,交警、交通安全勸導員聯合值守交通安全勸導站,現場提醒、糾正交通違法2.2萬起;開展“一盔一帶”“進村入戶”“一老一小”等宣傳教育74場。(金蓉 孫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