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晨飛)近日,潤州區韋崗街道辦事處來了近十位街道居民,她們將一面印有“為民解憂 敬業正直”的錦旗送到了街道辦主任蔣蒙的手中,連聲表示感謝。
現場,每位居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74歲的居民韓進和76歲的居民陳小杏,按捺不住內心激動的心情,搶著說了起來。“今天我們幾個老姐妹一起來街道,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想表達一下我們的謝意,打擾你們工作了。”韓進說,她們都是居住在船山礦家屬區的居民,平時喜歡聚在一起聊天唱歌跳舞,以前因為沒有活動場地,大家就會聚集在一棵老樹下面開展活動。雖然老樹枝葉繁茂,但是不能遮風避雨,不過自從去年12月街道養老助殘綜合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后,她們就有了新的“根據地”,養老中心就是她們的“家”,大家每天都能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其樂融融。
“養老中心可以吃飯,可以做理療,還能看電視看電影,還有志愿者幫助我們,真是太好了,感謝政府對老年人的關心,讓我們的晚年更幸福,真心希望養老中心可以一直開下去。”陳小杏說,韋崗雖然遠離市區,但是在這里生活很愜意,姐妹們平時可以聚在一起,家里的房屋經過改造再也不漏水了,居住環境也改善很多,每天心情都很好,她還想再活100年。
近年來,韋崗街道把資源用在刀刃上,扎扎實實逐步實現民生所愿、民生所盼。街道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街道人口三分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凸顯,農村勞動力逐漸向城市流動,使得韋崗的傳統家庭養老助殘形式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了讓老年居民晚年更幸福,街道投資建設的養老助殘綜合服務中心于去年12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積約900平方米的養老中心,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膳食供應、個人照料、康復保健、休閑娛樂等日間照料服務,完善以居家為基礎、以村居為依托、醫養結合的社會化養老助殘服務新體系,受到了老年居民的歡迎。
韋崗街道船山礦家屬區內房屋建成時間較長,是典型的老舊小區,房屋屋頂漏水嚴重,頂樓的住戶長期受漏水的困擾,一到下雨天家中就擺滿了接雨水的盆子。今年,韋崗街道根據以“維修為主,改造為輔”的原則,圍繞房屋修繕、道路維修、排水疏通、綠化改造、路燈安裝、智能化安防系統、衛生、消防維修等8個方面,對船山礦家屬區房屋及外圍環境進行改造。家屬區29幢樓防水層全部重做,更換所有的落水管,徹底解決了屋頂漏水問題。安裝了47盞路燈,解決了居民夜間出行無照明問題。對道路進行了全面修復,完成垃圾收集設施提升,對排水設施進了疏通,對家屬區環境進行了全面整治,架設27臺監控攝像設備,提高智能化安防水平,保障住戶的安全,極大提升了居民們的生活品質。